张扬的吴艳妮,是李娜王濛刘翔孙杨们的昨天

来源: 凤凰网 2023-08-22 10:41:28

撰文 | 于睿寅

编辑|谢凤梅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“我在赛场上低调干啥?我是去战斗的。”

成都大运会落幕快两周,而大运会引发的流量效应还在持续。今年中国代表团中最“圈粉”的,除了率女篮勇夺金牌的“大宝贝”刘禹彤外,就得说是在女子100米栏决赛中奋勇摘银、达标巴黎奥运会参赛成绩的田径美女吴艳妮了。这位在“主场”度过自己26岁生日的四川妹子,除了颜值出众、个性十足外,收获流量的同时也自带了不少争议属性。

吴艳妮在赛场上镜头感十足,除了外形靓丽,还自带“网红”属性。

譬如她右臂上酷酷的文身,虽然在电视转播镜头中用胶布贴上了,但还是在接受采访时强调“这个图案是有深意的”。面对质疑她在场上太过高调、狂妄的质疑,譬如起跑前准备时摇头晃脑、单指举天的“非必要”动作,吴艳妮不以为然,于是有了文章一开始那句宣言。

在吴艳妮的微博首页,她置顶了一条致敬偶像刘翔的帖子,而打头的就是刘翔2006年在瑞士洛桑跑出12米88并打破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的照片。出生在1980年代、成名于本世纪初的刘翔,连同许多他同时代其他项目的翘楚一道,让我们见识了中国运动员除了整齐划一的表情和着装、正确而无趣的措辞和表达,以及“团结、服从、奉献、牺牲”等必备的精神元素外,也可以是很多元的——他们可以把“我很强”的信息清楚明确、毫不掩饰地挂在嘴上,亦可以在斩金夺银、为国争光之外,将自己的感受、理解和诉求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,可以同时既是一个英雄,又是一个刺头。

大运会女子100米栏摘银,是她向偶像刘翔致敬的最好方式。

当这些现象在最近20年中被我们熟悉和接纳,甚至被当做场上“不一样的色彩”而格外被珍惜时,借着吴艳妮的走红,我们不妨回望一下过去20年的赛场,看看那些因张扬个性而被我们格外铭记的中国运动员们,最后的结局都是怎样的?

从田径、游泳、短道速滑等基础项目中实现里程碑式突破的刘翔、孙杨、王濛等,到乒羽等传统王牌项目中承上启下、开创时代的林丹、张继科等,再到靠一己之力让国人深入关注一个“非大众”项目的李娜、谷爱凌……细数这20年间的“个性运动员”,会发你的张扬、我的张扬都迥然不同,而且时间和项目跨度极广,个性和表达趋于多元,似乎很难简单地提炼出几条共性,作为这个群体的“脸谱”——毕竟他们就是“反脸谱化”的代表。个人运动项目比之团队项目,更容易出这样的个性选手,也是这种“反脸谱化”的体现——既不必一己之力代言整支球队,也不必大而化之被整支球队代言。

离开了泳池,孙杨还去哪里展示他的张扬个性?

当然,上述这些家喻户晓的名字中,绝大多数都是有过硬的大赛成绩作为支撑的。虽然我们并不赞同竞技场上的“唯成绩论”,但“菜是原罪”这一不成文的生存法则,还是决定了只有赛场上的“优等生”,才有充分的机会和底气张扬和表达自己的个性。也正因为比赛成绩好,流量、广告、采访、关注,都如马太效应般地倾斜,无形中也将这种个性聚焦和放大。换个极端些的说法,成绩好的运动员狂起来叫作“个性”,成绩不好的则变成“矫情”了。

张继科的“私德”成为前阵子人们讨论和诟病的对象。

从这个角度说,吴艳妮在田径项目直道摘得银牌,的确是她向偶像刘翔致敬并靠近的表态了。但大运会只是一个起点,奥运会、田径世锦赛等顶尖赛事才是她应该继续着眼的目标。达标巴黎奥运会参赛线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,届时27岁的她,“出道”并不算早,留给自己的窗口期不算长。所谓“高调的战斗”,我们更期望艳妮妹子把握转瞬即逝的机会。

李娜大概是这些个性选手中,退役后生活最低调的。

说回吴艳妮那些张扬的前辈们。因为出色的成绩而坐拥同伴们无法企及的关注度,他们一方面是一举一动都能爆红的“金句制造机”、商业代言比之本职收入尤有胜之的“流量钞能力”,另一方面在循规蹈矩、拒绝改变的人眼中,却成了“麻烦制造者”“规则挑战者”,因为个性张扬势必伴随着争议。

有的争议在赛场内(譬如刘翔的退赛疑云、孙杨的禁药风波、王濛的除名连续剧),有的则在赛场外(譬如林丹、张继科个人私德引发的闹剧)。对于他们而言,退役也未必意味着这份张扬和争议的终结,如“网坛一姐”李娜那样洗尽铅华,耕耘家庭和事业的小天地,诚然是值得尊重和祝福的结局;如“我的眼睛就是尺”的王濛那样成为解说界、短视频界的另类顶流,虽然仍伴随着争议,但仍算是换了个角色来“反哺”她曾经为之奋斗的事业,也值得我们的喝彩。

王濛“我的眼睛就是尺”的段子,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也成为网络爆梗。

如果要总结他们退役前后正面、反面的例子,那么这“坚持真我”的一路上应该遵循的无非这几条普遍的价值——

一是对于自己从事的项目真诚、尊重,尊重规律,不走捷径。无论是作为运动员本身,还是日后变身为教练员、管理者,或是其他类型的从业者,对于广义上的竞技体育,以及自己具体所从事的项目,十几、几十年所累积的经验理应教会他们在个性化的表达之外,一些金科玉律般不容违背的规律是守住“专业”的底线。譬如,科学训练,健康生活,不求冒进,不越雷区。只有自身尊重体育,体育才能反过来“诚不我欺”。

另一方面则是在张扬个性成为另一条“变现途径”之后,在极易被金钱和利益裹挟的时代洪流之中,做到追名逐利而不迷失自我,靠着自己点滴累积的实力和名声将利益最大化,却也要不偏不倚地做到“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”。说得具体些,在这个时代各种新兴业态层出不穷之时,运动员在不影响训练、比赛的情况下收获正当的流量并无不可;但这过程中,诸如商业欺诈、虚假代言等“烂流量”的陷阱,我们这些狂傲而单纯的运动员有时并看不见。

但这一切,距离吴艳妮也许还挺遥远,因为比之过去20年各条赛道上那些现象级的偶像,她只是在大运会上绽放出的一朵,颜色与众不同而不媚俗的“小花”。但愿这份真挚的个性,以及未加掩饰的狂放,是她内心中运动激情和热爱最真实的写照;也愿她明白“坚持自我”多数时候是一把双刃剑,当她在100米栏赛道上和她的偶像刘翔那样,遇到仅凭坚持和意志也力有不逮的伤痛、挫折,她如今张扬的表达,会被反对和质疑她的人当作利刃,刺向自己。

但那也是所有时代偶像攀登顶峰的必由之路,越磨砺,越强大。如果若干年后回望自己大运会赛场上摇头晃脑、单指举天的姿态而能无悔地报以微微一笑,那,吴艳妮大概会明白2023年夏天在她漫长一生中,异乎寻常的意义。

关键词:

你可能会喜欢: